醬酒“斷臂求生”:從仙潭“賣身”疑雲透析行業變局與資本暗戰
在白酒行業的廣袤版圖中,仙潭酒業“賣身”的傳聞猶如一塊巨石,突然投入到表麵看似寧靜的行業“湖泊”,引發了連綿不絕的波瀾。
這一傳聞似乎在暗示,在醬酒行業這場充滿生死較量、激烈且殘酷的競爭格局之中,仙潭酒業的境遇,其背後實際上隱藏著行業格局的深度變革以及資本力量的隱蔽角逐。
作者 | 左裏

圖片:來源於仙潭酒業公眾號
區域酒企的“斷臂式自救”與資本陽謀?
當以2300元/瓶的終端價在高端市場穩占鼇頭之際,地處四川古藺的仙潭酒業卻深陷10億元銷售額的“困境”之中。此次“賣身”傳聞的產生並非偶然,實乃醬酒行業資本競爭和洗牌下的必然結果。
據內部人士披露,仙潭酒業的案例是混合所有製企業所麵臨的典型困局。其股權架構較為複雜,股東之間在經營策略方麵存在的分歧,或許是此次出售事宜的潛在動因。
大股東川喜集團持有69.2812%的股權,作為跨界經營的企業,其涉足的房地產、零售等主營業務在2024年均遭遇寒冬,白酒板塊雖能實現年收入達10億元,但相較於其曾經設定的“2025年300億元”的宏偉目標,這一成績相去甚遠。二股東古藺縣財政局,持股比例達30.7188%,出於地方保護主義考量,這使得並購談判演變成了充滿利益博弈的角鬥場——瀘州資方已被明確拒絕,這也充分體現出地方利益博弈的紛繁複雜性。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資本的撤出或也是倒逼其“賣身”的因素之一。
自仙潭酒業發布“八大名酒選用潭酒(基酒)”的廣告後,此行為違背了與其主要客戶的關係;其推行的“去中間商”全直營模式,想要借助互聯網思維顛覆傳統渠道,雖然直接影響消費者,但沒有中間商全力以赴支持做市場,品牌最終無法在市場上真正生根發芽。
醬酒賽道進入“大魚吃小魚2.0時代”
仙潭“賣身”傳聞背後,是醬酒行業血腥洗牌的縮影。2024年醬酒產能同比下降13.33%,但TOP10企業市占率將突破75%。這意味著,未來三年將有更多中小酒企麵臨被淘汰或吞並的命運。
再細觀在這場資本的圍獵中,還有著並購暗戰三大邏輯。
首先是產能收割戰,仙潭3.5萬噸年產能、4萬噸老酒儲備,對急於補足醬酒短板的川酒集團而言,也許是性價比極高的“彈藥庫”。
其次是產區卡位戰,沛華實業在茅台鎮核心區準備砸下20億擴產,醬酒產區這張“地理宗教”名片已然成為資本定價的核心要素,而仙潭就位於赤水河對岸。
再者是政策套利戰,古藺縣財政局手握30%多股權,地方國資極有可能借並購重組進行“債轉股”,將白酒資產包裝成政績工程。
然而,資本運作向來以精於算計著稱,2022年華潤斥資123億元收購金沙酒業後,2024年白酒業務收入僅為11.78億元,並購所營造的所謂“神話”已然破滅。對於資本巨頭而言,其關注點並非在於拯救企業,而是企圖通過實現產能壟斷來掌控市場定價權。
從“醬香狂熱”到“生死時速”
中國醬酒市場正經曆曆史性轉折,2020年醬酒以8%產能收割40%利潤的暴利時代終結,取而代之的是產能過剩、價格倒掛、庫存高企的“三殺”局麵,透露三大死亡信號。
▎其一,在產能絞肉機的轟鳴聲中,茅台、郎酒等頭部企業瘋狂擴產,2024年醬酒總產能65萬千升,其中60%來自TOP5企業,中小酒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淪為了“代工車間”。
▎其二,消費市場出現斷崖式下滑,2024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400元以上價位白酒銷量同比下滑,商務宴請市場的萎縮逼得茅台不得不轉向“新商務”戰略,瞄準新能源、生物科技等新興產業消費群體。
▎其三,資本反噬明顯,複星集團收購後淨利潤暴跌,華潤接盤金沙酒業陷入增長瓶頸,資本加持的“速成模式”正在破產。實際上,更危險的信號在於醬酒品類紅利消退後,濃香型白酒憑借50%市占率反撲,清香型借年輕化路線蠶食市場,三大香型混戰將加速行業出清。
那麽,在未來的賭局中,誰能活過2025?
細觀這場殘酷的淘汰賽中,企業的生存法則已被徹底改寫。
一是頭部企業開啟“壟斷遊戲”。茅台正通過“三大轉型”構建新護城河。在客群上鎖定專精特新企業,場景上開發“茅友嘉年華”等IP,服務上從賣酒轉向賣生活方式。2300元/瓶的終端價,實則是通過饑餓營銷維持稀缺性幻覺。
二是區域酒企則麵臨著“賣身經濟學”的抉擇。仙潭的案例預示二線酒企命運,要麽如金沙酒業般被資本收編,要麽如高洲酒業退回基酒代工。數據顯示,2024年仁懷市酒企注銷數量是新增的3.8倍,這場“大逃殺”才剛剛拉開帷幕。
三是資本玩家也在“圍獵陷阱”中徘徊。沛華實業等跨界資本仍在豪賭醬酒,卻忽視了一個致命問題,當茅台鎮核心產區土地價格突破500萬元/畝,當環保成本吞噬15%利潤時,資本投入產出比已逼近臨界點,風險與收益的天平正在傾斜。
仙潭“賣身”疑雲,撕開了醬酒行業最後一塊遮羞布,這不是某個企業所麵臨的的危機,而是整個產業在經曆了狂飆突進式發展後的必然清算。
無論仙潭“賣身”傳聞真實與否,均映射出醬酒行業從狂熱狀態回歸理性的必然趨勢。對於潛在的收購方而言,仙潭所具備的產能優勢以及優越的區位條件,無疑是極具價值的戰略籌碼。從行業發展的視角來看,這或許預示著新一輪行業洗牌的正式啟幕。
當資本的狂熱盛宴逐漸散場,留下來的將是一幅殘酷的畫麵:頭部企業雖在行業競爭中占據優勢,但也可能麵臨著產能過剩的困境,宛如一座座“產能墳場”;區域酒企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艱難抉擇,甚至可能會出現“斷臂殘骸”般的無奈之舉;而無數懷揣著暴富夢想的從業者,也將在現實麵前夢碎一地。
未來,區域酒企能否在品質、品牌與資本的複雜交織中找到精準的平衡,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命運的走向。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輕鬆“躺賺”的時代已然徹底結束。2025年的中國白酒市場,必將經曆一場血雨腥風的整合,在這場殘酷的競爭中清晰地寫下新一輪財富分配的鐵律。
(轉自:財經第酒區)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