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4 17:17:12
四年級上冊
望洞庭 唐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麵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詩,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注釋:(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北部。(2)湖光:湖麵的光芒。(3)兩:指湖光和秋月。(4)和:和諧,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5)潭麵:指湖麵。(6)相:相互。(7)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製作、磨成。這裏一說是湖麵無風,水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麵沒打磨時照物模糊。(8)白銀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麵。(9)青螺:這裏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10)遙望洞庭山水色:此句也有“遙望洞庭山水翠”一說。
詩意:洞庭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和諧 。當沒有一絲風的時候,就像一麵未經打磨的迷蒙的銅鏡。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顯得蒼翠欲滴,從遠處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銀盤裏盛放著一枚小青螺。
峨嵋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於開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這首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全詩意境清朗優美,風致自然天成,為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注釋:⑴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縣西南。⑵ 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⑶ 影:月光的影子。⑷ 平羌(qi䁮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源出四川蘆山,流經樂山匯入岷江。⑸ 夜:今夜。發:出發。⑹ 清溪:指清溪驛,屬四川犍為,在峨眉山附近。⑺ 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今在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遊。⑻ 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⑼ 下:順流而下。⑽ 渝州:今重慶一帶。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稱“渝州”。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稱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
詩意: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麵。夜裏我從清溪出發奔向三峽。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不知不覺就到了渝州。
風 唐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從不同角度來描述風,能讓人看到風的力量。
注釋:①解:能夠。②三秋:農曆九月,指秋天。③二月:農曆二月,指春天。④過:經過。⑤斜:傾斜。
詩意:風,能使晚秋的樹葉脫落,能催開早春二月的鮮花,它經過江河時能掀起千尺巨浪,刮進竹林時可把萬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注釋:(1)元日: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2)爆竹:古人燒竹子時發出的爆裂聲。用來驅鬼避邪,後來演變成放鞭炮。(3)一歲除:一年已盡。(4)除:去。(5)屠蘇:藥酒名。古代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6)曈曈:日出時光亮而又溫暖的樣子。(6)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曆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鬱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7)千門萬戶 :形容房屋廣大或住戶極多。
詩意:在劈裏啪啦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酒。家家戶戶都被太陽的光輝照耀著,每家每戶都在新年的時候取下了舊春聯換上了新春聯。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詩,描述了一幅江鄉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淒寂。漁翁形象,精雕細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詩采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
注釋:1.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後寫的詩,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自己孤獨鬱悶的心情。 2.絕:無,沒有。人蹤:人的蹤跡。滅:消失,沒有了。3.千山鳥飛絕: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4.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5.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6.孤:孤零零。7. 舟:小船。8. 蓑笠(su占l㬩:(蓑衣和鬥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詩意:四周的山連綿起伏,空曠的,沒有了飛鳥的鳴叫和蹤影,所有穿梭在山內外的小路上沒有了人的行蹤,隻有在那寬廣平靜的江上,一個披著蓑衣戴著鬥笠的老漁翁,一個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獨自垂釣。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发表评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