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剛出生的杜鵑鳥是如何謀害養父母幼鳥的既是閑文,諸君閑讀即可,什麽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的內容,這裏都不存在,輕鬆閱讀,才是目標,雖知困難重重,不試試,如何知道後麵的路,該怎麽走呢!
如果你看完了上麵的視頻,會不會覺得杜鵑鳥也太殘忍了?沒有辦法,這就是自然法則,這就是物競天擇,這就是生態鏈中的繁衍生息的方式,存在即是合理。
其實,古人可能比我們更加豁達,借杜鵑寫下了無數抒發情感的詩詞,流傳於世!
詩詞:子規啼血、布穀傳情子規
唐 ⷠ吳融
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飄蕩一年年。
他山叫處花成血,舊苑春來草似煙。
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聲淒切,愁殺行人歸去船。
子規: 杜鵑鳥。古代傳說,它的前身是蜀國國王,名杜宇,號望帝,後來失國身死,魂魄化為杜鵑,悲啼不已。
杜鵑
唐 ⷠ杜牧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門。
至今銜積恨,終古吊殘魂。
芳草迷腸結,紅花染血痕。
山川盡春色,嗚咽複誰論。
看到上麵的解釋,就知道杜牧這個杜宇以及叫蜀門的意思了吧!
杜宇殘魂
宣城見杜鵑花
唐 ⷠ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子規啼血,染紅了杜鵑花,說起來真的佩服古人的想象力,形象而且情感蘊含其中。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啼血一說,其實隻是因為杜鵑鳥這鮮紅的口腔。
別叫啦,嘴巴都流血啦!
錦瑟
唐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望帝春心托杜鵑
踏莎行
宋 ⷠ秦觀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杜宇望著蜀國,悲鳴到口裏都是鮮血,還染紅了杜鵑花
子夜歌
宋 ⷠ賀鑄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不勝淒斷,杜鵑啼血。
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
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碧磵驛曉思
唐 ⷠ溫庭筠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
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琵琶行
唐 ⷠ白居易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又聞子規啼夜月
蜀道難
唐 ⷠ李白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曆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怨豔兩何賒
取九之數,就放九首詩詞在這吧!
多數來說,因為杜宇的故事,杜鵑鳥在詩詞中的出現,總會帶這些悲涼的感覺。
杜鵑花與鳥,怨豔兩何賒;
盡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在春夏之際,杜鵑鳥會徹夜不停地啼鳴,它那淒涼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們的多種情思,加上杜鵑的口腔上皮和舌頭都是紅色的,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因而引出許多關於“杜鵑啼血”、“啼血深怨”的傳說和詩篇。
圖片:近距離看看杜鵑的“以大欺小”震旦鴉雀喂養杜鵑,想著它自己的孩子都沒了,沒來由的為它心疼!
龐大的身軀,根本擠不下鴉雀小小的窩巢。
但就是這樣,依然沒有辦法發現這不是自己的孩子。
看著這血盆大口,真替喂養杜鵑的小鳥揪心~
這個體格,即使不將其它幼鳥擠出巢穴,估計也會被杜鵑壓在腹下吧?
拋開寄生的事情,多美好的畫麵啊!
杜鵑屬於鵑形目的鳥,與撫養它長大的雀形目鳥隔著很遠,其實,也不是所有的杜鵑都是寄生性,很多杜鵑還是自己築巢,自己喂養孩子的。
這就要說到杜鵑鳥的區分了:下麵這些杜鵑都有寄生性,常見的有大杜鵑、三聲杜鵑和四聲杜鵑。
大杜鵑叫聲似“布穀、布穀”,所以又叫布穀鳥;
三聲杜鵑叫聲似“米貴陽”,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貴陽;
四聲杜鵑又稱子規鳥,叫聲似“快快割麥”、“割麥割穀”
當然,還有整天“天掉水、天掉水”的鳴叫不息,尤其是陰雨天鳴叫頻繁,鳴聲尖銳、淒厲,有哀鵑及雨鵑之名的八聲杜鵑。
寫累了,就到這吧!
給上麵這個小可愛,點個關注,按個大拇哥唄!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utdining.com/8e74om/1264.html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