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微博
華夏時報記者 盧夢雪 見習記者 張萌 北京報道
2025年首波大額存單發行潮已經拉開帷幕。
1月7日,岑溪農商銀行2025年第一期大額存單正式發行,起存金額為20萬元。3年期發行利率為2.6%,發行額度達2000萬元,不能部分提前支取,但可提前結清。
而威寧富民村鎮銀行2025年第一期大額存單3年期利率則達到了2.95%,為近期新發大額存單最高利率,且“餘量較為充足”。
與部分中小銀行積極攬儲的態勢不同,國有銀行及股份製商業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普遍保持較低水平。國有銀行大額存單利率均以“1”字開頭,部分銀行已取消發售3年期大額存單產品。
“發行大額存單,搶奪‘開門紅’市場,主要是為了在年初快速吸引大量穩定資金,方便後續業務開展。”某城商行從業人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高利率也意味著更高的負債成本,為攬儲而承擔較高負債成本,對中小銀行來說“並不健康”。
中小銀行新發大額存單最高利率近3%
1月6日,瑞安農商銀行發布大額存單預售海報,該行第一期大額存單起存金額為100萬元,3年期利率為2.3%。
1月5日,婁底農村商業銀行發布公告,其大額存單最高為5年期,利率為2.25%。或為吸引儲戶,公告頁麵上還貼心標示了每100萬元存款到期後的回報數據:6個月總收益為7750元,3年期總收益為66000元,5年期總收益為112500元。
於2024年最後一天發布新一年度第一期大額存單的威寧富民村鎮銀行,其3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達到2.95%,為近期新發大額存單最高利率。本報記者致電該行了解到,目前這款產品“餘量較為充足”
本報記者梳理了銀行近期發布的大額存單發行公告後發現,多家農商行新發大額存單最高利率普遍超過2%,“3字頭”鮮有出現。
回望來看,最近一款“3字頭”的還是2024年11月15日由錫商銀行發布的利率為3.0%的大額存單,彼時曾引發了一輪搶購熱。1月7日,本報記者聯係到該行財富顧問,得知該期大額存單早已售罄,且目前沒有新增額度上線的通知。
“跟大行不同,中小銀行攬儲壓力通常比較大,通過高利率產品吸引客戶、爭奪市場,是每年迎接‘開門紅’的老辦法。” 某城商行從業人員告訴本報記者,依賴高利率吸引儲戶會增加銀行的負債成本,壓縮淨息差,影響盈利能力。
“市場利率下行的背景下,繼續發行高利率的大額存單可能會導致銀行的利差進一步縮小,甚至出現虧損。”他說。
“當前存貸款利率已進入下行通道,商業銀行淨息差下滑壓力仍然較大,但不少銀行仍熱衷於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和客戶資源,各種形式的高息攬儲現象屢禁不止。”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
他提出,銀行應摒棄對規模和速度的過度追求,不再單純注重規模擴張和市場份額的提升。在保持存款業務穩定增長的同時,將負債成本控製在合理範圍內。“尤其是中小銀行,要加快轉變經營理念,克服路徑依賴,不可盲目追求存款規模擴張,而是要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壓降負債成本,努力保持發展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
大額存單,發還是不發?
2024年,許多銀行開始減少包括大額存單在內的高息負債產品發行規模。當前,5年期大額存單在市場上幾乎消失,3年期大額存單數量也在縮水。
本報記者發現,App上目前已難覓3年期大額存單蹤影,最長期限為2年,年利率為1.45%。此前曾暫停發行3年期大額存單的和,近期重新補充了3年期額度,但利率均為1.95%,優勢並不明顯。
也有一些銀行選擇隻發行短期大額存單。App上顯示,該行2025年第一期大額存單最長期限為1年,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分別為1.45%、1.45%、1.65%和1.7%。
“部分銀行調整大額存單等產品的發行計劃,主要是為了降低存款利率,壓降負債成本。”董希淼解釋道。
“我們銀行已經很久沒有發行3年期大額存單了。”某銀行理財經理透露,2022年“開門紅”活動期間,其所在銀行的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超過4%。這一利率此後降至3.55%,當期額度售罄後,再沒有新的3年期大額存單發行。
“目前最長期限是18個月,利率為1.85%,還有一些額度。”該名理財經理介紹道。
另有一家農商行大堂經理告訴本報記者,他所在銀行已多年未發行大額存單。
此前,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曾表示,大額存單發行收緊為市場利率下行和銀行資金成本管理的需要所致。宏觀經濟環境和貨幣政策的變化帶來市場利率整體下行,銀行因此相應調整大額存單的發行利率。此外,銀行麵臨資金成本壓力,也不願意以較高的成本吸收長期存款。
“下一階段,在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息差收窄壓力仍然較大,還將繼續下調存款利率,以進一步壓降資金成本,減緩息差縮窄的壓力。除了下調存款利率之外,商業銀行還應減少對存款的利息補貼以及利息之外的費用,進一步壓降存款的隱性成本。”董希淼表示。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誌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