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鵮、眈都是擔的同音字 含義除了挑、扛、搬、還有抬、叼等多種含義
粵語博大精深,有一字多音,也有一詞多義。
由於理解不全麵。有些詞語就會理解錯,如:“擔屎唔偷食”和“擔番口大雪茄”。
巜72家房客》裏的西洋蔡經常會唱“擔番口大血茄,翹起腳做經理”。尤其是高興的時候。
西洋蔡這兩句唱詞,原出自梁醒波《光棍姻緣》裏:“擔番大口雪架咋,充生曬認經理,撈世界夠醒目,好似玩把戲…”
“擔返口大雪茄”:是用手指架住支雪茄。
擔字在粵語的含義很多:
擔可以解作挑、扛、 搬、抬、鵮、叼等,
粵語的擔除了用肩和手之外,還有用嘴。
如:擔水(挑水)指用肩負重物。、
擔鋤頭(扛鋤頭)、
“擔大旗(扛大旗)”,
“擔凳仔霸頭位”(是用手搬凳仔);
又如擔台、擔凳、擔梯等。
"擔”,還可以解作"叼"。用嘴銜物,普通話說“叼”,廣府話還是用“擔”。例如:
煙民嘴裏叼著根煙,口語說:“擔住口煙”。
“雀仔擔竇”是鳥兒叼草做巢義;
“貓擔竇”指母貓叼走小貓貓,另置一處。
又如貓擔老鼠、老虎擔豬、狗擔豬骨,
還有“貓都唔擔”(毫無價值)。”有人被老虎擔走咗"(有人被老虎刁走了)。
擔,其實是個借音字,“擔”的本字是“銜”。
《廣東俗語考》有【鳥含之-銜】讀若“擔”平聲,鳥口含泥曰銜泥。
《正字通》:“凡口含物曰銜,本音鹹。”
廣府人保留“銜”(音han),轉念dam1。銜 xi㡮釋義:含著;用嘴叼:
燕子銜泥做新窩。
他銜著一個大煙鬥。
小狗銜著一塊骨頭。
因此,“擔返口大雪茄”:是用手指架住支雪茄。用咀叼住雪茄。“擔返口大雪茄”的“擔”,解作"叼"。用嘴銜物,“擔”是俗寫。本字應該是“銜”。
“擔屎唔偷食”的“擔”,同理應該寫作“銜”。
”抬頭”粵語又說:”擔高頭”,抬起頭望著天空,又時不時看看地,叫做”擔天望地”。
”擔天望地”是“眈天望地”的俗寫。
“覘天望地“眈”,又音擔daam1,“丁含切”(廣韻),通語今音dan第一聲,抬頭。
有一網友說:有一種叫‘‘蛇拉蛤’’(蛇鵮住隻蛤)的芋頭。
這種芋頭腳趾頭大小,個與個之間掕住一條筷子粗細的根狀,真係好似一條蛇鵮住隻蛤。
“蛇鵮蛤”的“鵮”《廣韻》苦鹹切《集韻》丘鹹切,音嵁。鳥啄物也。
又《廣韻》竹鹹切《集韻》知鹹切,音詀。
《類篇》都含切,音耽。緩頰也。一曰舉首。
又《字匯補》公低切,音稽。《唐蘇遡ⷦ覲壇頌》覘虞氏。(聶巨平)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