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樓房啥都好,就是電動車充電麻煩的很!”這是所有住在高層單元樓居民都感到頭痛的事情。
不過,在白河縣倉上鎮裴家社區,新安裝的一組多孔智能充電插座,使附近居民通過掃碼就可以在這裏集中免費充電,不僅為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還避免了因亂拉電線帶來的諸多不安全因素,廣大居民紛紛為社區這項人性化服務叫好!
“我住在5樓上,以前充電要把插排線從窗子放下來,經常和樓下住戶的通信照明線路纏在一起,又麻煩又不安全,現在有了集中充電的地方,把我們最煩心的事一下都解決了。”7月8日一早,前來給電動車充電的郭木英女士高興地說。
裴家社區有437戶,1836人,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戶住在高層,家家都有電動代步車。平時給車充電,每家每戶都從窗戶拉一根電線垂到地麵,牆壁樓道上扯的像“蜘蛛網”一樣,影響了小區的美觀。有的插排線經過長期風吹雨打摩擦後,外層膠皮老化、破損,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社區居民楊先生說,社區內老人、孩子多,放在地上或懸掛在低矮處的臨時插排一旦漏電,後果不敢想象。以前,楊先生經常看見很多車主習慣選擇晚上下班後給車充電,第二天早上上班時才拔下電源,這樣連續充電超過10小時會導致電動車電池漏電,使用壽命縮短,高溫天氣甚至容易引發自燃、爆炸、火災等安全事故,造成人為損失。
為解決群眾“充電難”和用電安全,方便群眾日常生活,提升服務功能,社區黨支部在組織黨員幹部分頭入戶宣傳用電安全的同時,多方征詢群眾意見,尋找解決辦法,在社區活動中心安裝了公共充電插排。這種插排可接10個插座,有電子控製係統,充電四小時後自動斷電,不會引發安全事故,操作也非常簡單便捷。
公共充電裝置啟用後,有電動車的居民都自覺到這裏充電,高層的住戶們紛紛將外拉的電線收回,小區又恢複了原來的整潔美觀。一個小舉措,方便了所有人,解決了大問題。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裴家社區黨支部認真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承諾,主動沉入到群眾中了解困難,解決困難,用實際行動把群眾急難想盼的便民“小事”做實做好。“群眾有需求,我們就要有行動,及時把服務跟上去,這是我們的職責。下一步,我們還要在居民密集地段再增加一個充電站點,滿足所有居民用電需求。”裴家社區責任隊長丁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