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廈門召開的第十三屆中國傳媒經營大會發布了“2019-2020中國傳媒經營價值百強榜”,“成都商報-紅星新聞”名列2019-2020年度全國都市類傳媒第二名,連續13年位列全國都市類媒體亞軍,西部地區第一。同時,作為都市類新媒體頭部品牌的紅星新聞官方微信、紅星新聞官方微博和紅星新聞客戶端,也一並獲獎。
“中國傳媒經營價值百強榜”,13年來一直是由權威的中廣協、中國社科院、中國報刊數據中心、央視數據調查公司、清博大數據等高校、市場調研機構、第三方數據監測機構等共同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以“評價融媒體廣告投放價值、展示中國媒體品牌經營競爭實力、影響和引導廣告主投放行為”為宗旨和目的,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年度融媒體經營價值排行榜的評定進行嚴格初評、複評、定評,因此也是中國媒體經營的風向標。
據評審專家團介紹,此次百強榜在往屆評價體係,即廣告經營狀況、用戶規模和質量、新媒體傳播力等基礎上,新增媒體品牌延伸經營的數據采集權重,進一步把新媒體的權重擴大了,這也是真正體現傳媒經營價值,引導傳媒業經營方向轉型升級的重要導向。
對於成都商報融媒體連續13年雄踞都市類媒體亞軍,清博大數據CEO郎清平指出,紅星新聞覆蓋西南地區、輻射全國的商業影響力,融合新媒體矩陣傳播和整合營銷能力,為業界、學界提供了一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結合的優秀樣本。
央視CTR資深研究顧問姚林說,強大的傳播力讓成都商報和紅星新聞脫穎而出。
央視CTR資深研究顧問姚林:
強大傳播力
讓“紅星新聞-成都商報”越發優秀
成都商報13年來綜合實力一直在中國傳媒經營價值百強榜上穩居都市類媒體亞軍。央視CTR資深研究顧問姚林說,強大的傳播力讓紅星新聞和成都商報在新媒體時代,愈發凸顯出價值所在。
姚林指出,根據第三方調查數據,紅星新聞移動端總用戶數近8000萬,成都商報移動端總用戶數2000萬+,紅星新聞、成都商報全平台總用戶數達到1.4億。據觀察,紅星新聞、成都商報幾乎每天都有優質新聞稿件在熱搜上。許多重大主題宣傳、重大新聞事件,紅星新聞、成都商報都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姚林表示,紅星新聞和成都商報強大的采編能力和運營傳播能力,讓其獲得了用戶,贏得了市場。在這個碎片化的移動時代,這些能夠讓人用心去閱讀的“原創”“深度”和“評論”非常難得
姚林分析,紅星新聞、成都商報之所以能在中國傳媒經營價值百強榜上穩居都市類媒體亞軍,是由於其用戶數和影響力快速成長帶來了新媒體廣告、版權、運營服務收入的整體攀升。其中,由於整合營銷類收入大幅增長,紅星新聞、成都商報整體經營在業界依然十分亮眼。
清博大數據CEO郎清平:
紅星是個優秀的樣本
清博大數據CEO郎清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成都商報一直以來堅持創新,短短幾年時間,其孵化出的新媒體產品紅星新聞不僅有了深度,更明確了態度,增加了溫度。
據第三方機構數據分析,紅星“兩微一端”都進入了全國同類平台傳播力前列。其中,紅星新聞微信公眾號的WCI值(微信傳播影響力值)超過800,影響力輻射全國。
第三方數據顯示,紅星新聞、成都商報力求打造具有全平台影響力的新媒體矩陣,成都發布、YOU成都全平台用戶數均達到1000萬+級別;成都商報布局的談資、四川名醫、成都兒童團等平台,在垂直領域取得了口碑與市場,形成了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麵。
郎清平提到,紅星新聞繼去年推出“一帶一路”頻道,建立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長江中遊城市群4大國內新聞中心及東南亞、東亞、歐洲新聞中心等舉措後,今年又推出抗疫頻道、視頻和直播頻道,為進一步提升紅星新聞的影響力和品牌價值提供了新的舞台。其覆蓋西南地區、輻射全國的商業影響力,融合新媒體矩陣傳播和整合營銷能力,為業界、學界提供了一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結合的優秀樣本。
目前的紅星新聞、成都商報,已建成巨大的新媒體平台矩陣:紅星新聞、成都商報、成都發布、蓉城政事、YOU成都、談資、四川名醫、成都兒童團……從大時政、大財經到服務信息、民生新聞,從國際、國內重大新聞事件到深耕垂類,紅星新聞從未缺席!
依靠超過1.4億的用戶以及強大的運營分發能力,紅星新聞強勢挺進主戰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從今年1月21日至6月31日,紅星新聞圍繞疫情累計發稿超2.3萬條,文圖及視頻點擊量超98.4億。
在新媒體排名方麵,紅星新聞時常位居騰訊話題榜第一;成都發布新浪微博影響力排名均位居全國黨政新聞機構第一名;成都商報長期穩居新浪微博媒體勢力榜報紙類前三。
紅星新聞作為成都商報移動端轉型之作,沿襲其在紙媒時代專業的新聞內容生產能力,實現其在新媒體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紅星新聞特點鮮明,其獨有的內容、用戶、流量、生態構成特殊的“紅星現象”。通過優質的內容產出吸引更多的優質用戶,進而通過洞察用戶特征與需求更為深入地挖掘用戶價值。在內容與渠道進一步完善的當下,紅星新聞通過搭建媒體矩陣的生態方式,實現進一步的內容擴充與其他領域的跨界銜接,進一步提升其競爭力。
內容上,全力發展調查新聞、深度報道、時政新聞作為紅星新聞3大標誌性內容領域,實現內容深度上的布局發展;持續邀請來自成都、四川以及全國的黨政機關、專家學者、企業機構、優質媒體自媒體入駐,提供移動端內容生產和分發全流程服務,完善“紅星號”內容開放平台建設;推出“一帶一路”國際頻道,啟動了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長江中遊城市群4大國內新聞中心,實現了更多元的新聞內容覆蓋。
生態上,整合渠道實現多元渠道全麵傳播。建立以紅星新聞、成都發布、YOU成都、談資、蓉城政事、成都兒童團、四川名醫為核心的媒體矩陣,強化紅星新聞的核心品牌塑造。
流量上,紅星新聞以客戶端為基礎,向合作分發平台與微信、微博、抖音等主流媒體布局,紅星新聞全網覆蓋用戶超1億。
用戶上,根據艾瑞谘詢《2019年中國互聯網新聞資訊價值研究案例報告》調研數據,紅星新聞作為發端於西南地區的地域性媒體,在西南地區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其四川省用戶占比高達56.6%。同時,紅星新聞通過強化品牌塑造、突出視頻內容生產等多方麵發展,正輻射至全國新聞資訊用戶群體,當前四川省外用戶占比達43.4%,用戶滲透策略已見成效。85%以上的用戶在內容專業性、內容豐富性、內容真實性方麵具有較高的滿意度,體現了紅星新聞在內容上的核心價值。從用戶推薦意願看,用戶推薦意願較為強烈,願意在使用後向其他人推薦紅星新聞的用戶占比高達88.6%。
近年來,受移動互聯網衝擊,一些媒體不得不削減采編隊伍,以減輕成本壓力。紅星新聞、成都商報牢記“初心使命”,始終將“生產優質內容”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內容輸出。
去年4月29日,紅星新聞“一帶一路頻道”上線,走遍全球講好“中國故事”。一年多來,頻道相繼在歐洲、南亞等地開設內容中心,負責全球熱點新聞報道,內容覆蓋時事、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頻道麵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受眾,提供政策訊息、商業資訊,溝通中外信息。頻道囊括即時播報、權威發布、中歐班列、高端訪談、絲路故事、絲路視訊6大欄目。
此外,紅星新聞還將組織“絲路星光”全球報道,組建能夠原創製作英、法、俄、日多語種內容的記者小組,奔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全景式講述“絲路故事”。
此外,紅星新聞還在海外社交平台開設了“紅星新聞”賬號,積極講好“中國故事”;在今年上半年,頻道重點對全球疫情狀況、疫苗全球開發研製、海外華人疫情生活、中國對外抗擊疫情援助等進行了文字、視頻、現場連線、直播等方式的及時播報。
2019年12月18日,紅星新聞正式完成4大國內新聞中心的掛牌:京津冀(北京)新聞中心、粵港澳大灣區(深圳)新聞中心、長三角(上海)新聞中心、長江中遊城市群(武漢)新聞中心。這也是按照國家規劃發展的重大區域經濟和城市群發展戰略,進行的配置和命名。
作為區域新聞中心,它們提高了紅星新聞在全國重點區域的輻射能力,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進行全覆蓋,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總體戰略。各地新聞中心以駐地為軸心,新聞業務覆蓋相關附近省、市地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紅星新聞先後派出7名記者前往湖北前線。紅星新聞客戶端第一時間開設“阻擊疫情”頻道,24小時不間斷發布疫情信息,以彈窗、直播等方式進行實時發布,為公眾打開了解疫情的第一窗口。紅星新聞全程跟進全國、湖北、四川、成都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充分運用各種新媒體手段及時傳遞防控舉措,回應民生關切,狙擊謠言擴散。在阻擊疫情的這場新聞輿論戰中,尤其是在全國媒體疫情數據通報的速度戰中,紅星新聞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全國媒體的最前列。
疫情期間,紅星新聞在圖文報道基礎上,充分運用短視頻、直播、H5、海報等產品形式,推出多個極具全網影響力的產品,如《現場直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隔離病房采用新技術搶救》《武漢版小湯山開建!現場上百台機械同時開挖》等。
1月24日,紅星新聞首發抖音視頻《成都地鐵內小夥默默發口罩,成都口罩廠24小時不間斷生產》,單條播放超2.5億;首發“青羊區吳彥祖”、為疫情防控卡點送餐的農家樂老板等感人故事,並與阿裏巴巴合作推出“戰疫英雄”獎,將成都正能量推向全網;率先發掘報道“雨衣妹妹”,首發視頻全網播放量超2000萬,抖音話題詞播放量破2.1億。“雨衣妹妹”也從一名普通的誌願者,變成了醫療物資、救援物資的統籌發布者,成為成都馳援武漢的正麵IP,被聯合國點名表揚。
這兩年,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短視頻、直播等新的傳播方式成為新的陣地。
紅星新聞順勢而為,通過短視頻、直播、H5、可視化報道、深度視頻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優化紅星新聞媒體傳播形態。
紅星新聞抖音號聚焦暖新聞,粉絲總量突破1800萬,點讚量達到5億。其中,1.5億人次為任正非堅韌的父愛而心潮澎湃;1.3億人次為鍾南山院士的“有信心”加油;6.9萬聲“六一快樂”送給抗疫烈士的新生女兒小六一;6.5萬聲遲來的生日快樂獻給撲火英雄劉代旭……
紅星視頻還推出了多種可視化創新報道。動畫《從地球到火星,有哪些有趣的秘密?》,解析記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動畫《女大學生青海失聯23天:120秒再現行動軌跡 網友推測4種可能》緊跟熱點還原新聞事件,作為騰訊獨家合作視頻,平台點擊超過300萬。與今日頭條合作推出可視化節目《數讀ⷤ𘀥褺》。
紅星新聞直播《疫情期間:現場直擊!探訪武漢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分發全網20+媒體總流量超5000萬;《無期徒刑!河南醉駕瑪莎拉蒂撞寶馬致2死案女司機判了》紅星新聞與今日頭條獨家合作直播,第一時間通報案情判決結果,全網超300萬流量。
紅星視頻還成立了深度視頻小組,在備受關注的“張玉環案”“張誌超案”新聞報道中,紅星視頻深度視頻小組采用直播、微紀錄片等多種報道方式,多條視頻在單平台上點擊突破百萬;《10位抗疫“女戰神”的視頻家書:孩子,你看見過奧特曼落淚嗎?》在騰訊單平台上突破600萬。
過去以來,在美國大選、黎巴嫩港口爆炸、韓國“N號房”、中亞局勢等國際新聞方麵,紅星新聞也以多種新媒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