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作為世界頂級籃球聯盟,其薪資待遇同樣是其他聯盟難以企及的。
隻要打得差強人意的球員,動輒就是上千萬乃至上億的合同,正因如此NBA對於球員的要求非常高,其他國家的天才球員來到NBA說不定隻能坐在替補席當個飲水機管理員。
除球員外,NBA對於裁判的要求同樣十分嚴格,不僅會有定期的裁判考核以及賽後的裁判報告,還會對錯誤的判罰以及不當行為罰款或者禁賽。
如此嚴格的要求,想必裁判的收入一定不菲,畢竟誰都不會去做出力不討好的事,那麽他們的收入有多少,都是怎麽計算的呢?
NBA裁判的工資可不是按月分發,而是類似於工廠的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少勞少得,隻要吹罰的比賽夠多,那麽掙得自然也就更多。
就拿上個賽季來說,NBA一共有65名在編專職裁判,還有8名編外裁判,他們負責120場季前賽、1230場常規賽和四輪七局四勝的季後賽,合計將近1400場比賽,每場比賽需要三名裁判,也就是每人需要平均吹罰57場比賽。
為了保證吹罰的公正性,聯盟會在比賽當天上午公布相關裁判的具體安排,而並非每個主場都是固定的裁判,防止球隊和裁判提前溝通達成一些不可告人的交易。
和球員的薪資相比,裁判的待遇實在是差太遠,他們一年的收入甚至比不上一位頂薪球員打一場比賽的收入。
按照資曆的不同,裁判的薪資標準也有所差別,菜鳥裁判一場常規賽可以得到650美金,季後賽可以得到1200美金,一個賽季下來差不多10萬-20萬美金。
而資深裁判一場常規賽可以得到4000美金,季後賽則是6000美金,總決賽甚至可以得到上萬美金,一年可以收入50萬美元以上,在美國絕對算得上是高收入階層。
不過看慣了NBA球星幾千萬幾億的合同,再看NBA裁判幾十萬的年薪感覺貧富差距還是挺大的,球員還可以被換下休息,裁判可是要整場比賽一直往返跑,換個角度來說裁判比球員累多了,出力最多掙得最少,難怪有的裁判參與賭球,不就是為了給自己增加一些收入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