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什麽時候傳入中國(各個朝代傳入中國的農作物)
家想必都吃過西紅柿,我們最熟悉的一道菜便是西紅柿炒雞蛋,可是你們知道嗎?我們現在習以為常吃的西紅柿,在曆史上一直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蔬菜,以至於西紅柿從明朝傳入中國,一直到清朝才有人敢吃,到底怎麽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番茄,又名西紅柿,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一種茄科草本植物,番茄最早是由中美洲的印第安土著居民發現的,之後他們便把番茄帶到墨西哥種植,所以今天英語裏的tomato就是來自墨西哥圖土著的納瓦特爾語tomatl這個詞。
後來到了16世紀,西班牙人殖民美洲,便將番茄引種到了歐洲大陸,在歐洲,最早在料理中加入番茄的國家就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直到現在,在這兩個國家的料理裏也經常能看到番茄。
然而當西班牙人、意大利人都已經開始在料理中加入番茄的時候,同一時期在歐洲的其他國家卻對番茄表現出極大的不信任,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大家要知道,番茄屬於茄科植物,而當時的科學家相信大多數的茄科植物都是有劇毒的,例如曼陀羅、顛茄就是因為含有有毒的生物堿,而使得它們的毒性都非常強烈。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歐洲人都不敢食用包括番茄在內的茄科植物。
顛茄
再加上番茄成熟時,果實的顏色實在太鮮豔,大家知道通常含有劇毒的花或者果實顏色看起來都特別的鮮豔,因為這個原因,大家怕它有毒,都不敢吃它,因此番茄便有了一個別名:“狼桃”。
番茄有毒,不能食用,也直接寫到了歐洲各國的植物學相關著作中,即便過了一百多年,到了18世紀,當英國人已經開始將番茄加入菜肴中,他們依舊還要對番茄進行長時間的蒸煮,以便殺死番茄中含有的“毒素”。
歐洲人當時到底有多怕番茄,從一個曆史事件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17世紀中期,曾有一位法國畫家對番茄進行素描,有一天,這位法國畫家不知道抽了什麽風,腦子突然冒出了一個奇怪的想法,他突然覺得這種豔紅色的果實看起來非常美妙,並決定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嚐一嚐,於是他吃了一個,味道感覺酸酸甜甜的,他覺得自己就要死了,於是躺到床上等死,但過了半天他一點事都沒有。在那個時候的歐洲,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大家知道到了現代,無論是歐洲人還是亞洲人,都喜歡往菜肴中加入番茄,那為何大家都那麽喜歡往菜肴中加入番茄呢?原來番茄在成熟時會產生大量的穀氨酸,大家知道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穀氨酸,所以在菜肴中加入番茄能給食物提鮮提味,可以增加菜肴口味的平衡。
番茄是明朝萬曆年間跟向日葵一起引入中國的,明朝的趙函在他的著作《植品》中就提到了這一點,到了1621年,明朝的農學家王象晉又在自己的著作《群芳譜》中也提及了這一史實。
不過番茄剛引進中國的時候,由於大家都不敢吃的原因,番茄主要作為花園裏的一種觀賞植物引進,一直到晚清光緒年間,歐洲人已經開始食用番茄後,中國人才開始食用番茄。到現在,中國已經是全球番茄生產量最大的國家,不過雖然中國的番茄產量全球第一,但在番茄加工方麵卻遠遠落後於美國、意大利等歐美國家,這主要還是因為飲食習慣的問題,中國人更喜歡直接在菜肴中加入番茄,而美國人更加鍾愛番茄醬,甚至無番茄醬不歡的程度。
番茄加工
大家對此怎麽看,也可以在下方進行留言或評論,喜歡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點一下關注哦!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