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在很多企業眼裏可能都不是好過的一年。有這麽一句話“今年可能是過去十年最難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是的,2019年,上至國家,下至創業者,都是在這奮進時代中,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年!
對於創業者來講,如何看懂新時代,跟上新趨勢,尤為重要。拿幾個現象來說說:一是很多二、三線互聯網公司在去年年末,紛紛推出新的社交平台,挑戰微信。二是不少電商平台,在2019年伊始以各種形式進軍“社交電商”,各種“拚團”出現,開始深挖用戶的社交資源。這些現象說明,在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下,流量來源開始碎片化,甚至“粉塵化”,而唯一將碎片粉塵重新集結起來的途徑就是“社群”!
前不久,和一個朋友聊起這個話題,他算是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老兵,在過去十多年的經曆中,互聯網雖然每隔2,3年就有一套新的玩法,從電腦到手機,從QQ到微信,從百度到朋友圈,從淘寶到拚多多等,但始終有一個東西不變,就是“流量”在任何階段都是非常稀缺的,都是賣方市場。今天,傳統渠道的流量要麽效果越來越差,要麽就是成本越來越高。那麽“流量”都去哪了呢?

1999年,是中國互聯網商業化元年(BAT就誕生在那一年前後)。那麽過去20年就是互聯網的上半場,從2019年開始是下半場(預測:或許20年後互聯網不以現在的形式存在或被更先進的方式替代),下半場互聯網的商業邏輯基本全部變了,前20年互聯網平台解決 信息流的聚合問題。下半場則是一個去中心化過程,就是大平台慢慢分裂,新的小平台開始出現,當平台多了,形式也會發生變化,新的形式會是以“社群”方式出現。人們以不同需求集結成群,群就是他們的平台,可以滿足他們的任何需求,社交、信息、學習、消費、經營等等。他們基本不需要去大平台,更重要的是,人們開始覺醒,認知到通過互聯網產生的總價值=回報的實物價值+行為產生的數據價值(剩餘價值) ,後者在上半場的20年裏被大平台收集起來打包上市了,榨取了“剩餘價值”,數據價值和網民沒有半毛錢關係,而在下半場,越來越多的人們會力爭自己創造的數據權益。這些都會導致在新時代裏,人們的互聯網經濟活動會以社群為主的形式開展。

所以,社群型創業,對於下半場的起始之年2019來說,是最符合趨勢的創業形態,無論你做什麽方向的創業,都需要重構組織,這個組織不再是傳統意義的“公司”,而是新時代的“社群”,雇傭製被合夥製替代,打卡上班工作被跨時空協同取代、股份化被通證化取代,員工角色被群友角色取代。這就是時代的必然趨勢!
2019年,一定是社群型創業,創業社群化的春天!
发布评论